2018年5月23日星期三

中國三自教會落實成爲政治工具

陝西省宗教院校指導中心領導莅臨聖經學校傳達人大政協會議精神

爲了更好地傳達、學習和貫徹2018年全國人大政協會議精神,提高全體師生的認識和領會水平,激發大家的愛國熱情,把自己融身于社會之中,2018年4月24日下午,陝西聖經學校邀請省宗教局院校指導中心主任海建宇在四樓禮堂爲全校全體師生做了專題輔導.
................
.................
海主任對我校師生提出了四項建議:
一是認真深入學習人大政協會議精神

二是深刻理解人大政協會議中關于憲法修訂、國家機構改革事項的意義;

三是認真學習并捍衛憲法,處理好國法與教會之間的關系,按新條例處理好教會的各項事務;

四是增加社會服務意識,探索社會服務的新渠道;加強對外交流,增強彼此了解。


資料來源:
http://www.ccctspm.org/newsinfo/10418

植物牛油後遺症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人們說牛油不健康,又說植物牛油好,大家都去吃植物牛油。但是在2018年4月香港
消費者委員會發表報告 植物牛油是有致癌物質。 之前認為有益的, 現在說是致癌的, 不知道什麽時候又說哪一樣我們吃的好東西,都是致癌物質。

人生真是不知道怎樣了?
之前,報告說叉燒致癌、鹹魚致癌,我們不吃叉燒,不吃鹹魚。後來,報告說雞是打激素的不能吃,豬是吃感冒藥變得胖胖的,我們不要吃,養的魚用了孔雀石綠也不能吃。牠們都是致癌的。
最近,還有人說 “紅米”也是不好的,不能吃。

什麽時候世界變成那麽危險?接下來我們還可以持什麽呢?



消費者委員會報告詳情如下:

他們測試發現,坊間部分人造牛油樣本含有對腎臟功能及雄性生殖系統有影響的氯丙二醇(3-MCPD),以及具基因毒性及致癌性的污染物環氧丙醇。
香港營養師學會認可營養師李杏榆(Annie)表示,植物牛油由植物油經氫化而成,過程中容易產生致癌物質,亦添加很多化學成份,所以比真正的牛油更加不健康。

消委會測試市面30款預先包裝的牛油、人造牛油及相關產品,包括9款牛油及16款人造牛油及塗抹醬、4款牛油和植物油脂肪混合物塗抺醬,以及1款起酥油。測試發現18款人造牛油含有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13-640微克/公斤);而且當中16款同時含污染物3-MCPD(44-1,100微克/公斤),可損害腎臟的功能及影響雄性的生殖系統。消委會提醒,由於環氧丙醇同時具基因毒性和致癌性,消費者應盡量減低從食物內攝取。 《br/> 消委會指,該會於去年測試食油時,發現大部分精煉植物油樣本均含有氯丙二醇(3-MCPD)或環氧丙醇。由於人造牛油的主要配料為精煉植物油,因此是次測試包括了這兩個測試項目。 測試結果顯示,只有9款牛油樣本全都沒有檢出3-MCPDE和「環氧丙醇」,結果與天然牛油產品通常不經精煉的做法相符。 不過18款人造牛油樣本檢出的3-MCPD由每公斤44至1100微克,而環氧丙醇則由每公斤13至640微克,檢出量均比去年消委會測試的食油所檢出的3-MCPD及環氧丙醇的含量為低,這可能是因為人造牛油的植物油含量比食油低。
消委會研究及試驗小組主席黃錦輝表示,過量攝入3-MCPD有機會對人體腎臟功能及男性生殖系統構成影響;而「環氧丙醇」則具有基因毒性及致癌性。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則指,本港未有就「環氧丙醇」含量訂立最高或最低含量指引,攝入量宜愈少愈好。
18款被驗出含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的人造牛油
  • *MeadowLea Original Vegetable Fat Spread (每公斤110微克)
  • Olive Grove Classic Mild Tasting 65% Less Saturated Fat Than Butter Edible Oil Spread  /Fat Spread(每公斤110微克)
  • I Can't Believe It's Not Butter! Light Vegetable Oil spread(每公斤13微克)
  • Sainsbury's Lighter Butterlicious Made with Buttermilk(每公斤59微克)
  • 花嘜Flora輕怡植物牛油醬Light Spread(每公斤190微克)
  • 明治MeijiなめらかソフトSmooth And Soft(每公斤160微克)
  • 雪印Snow Brand特級植物牛油 Neo Soft Spread(每公斤150微克)
  • 花嘜 Flora軟滑植物牛油醬Original Spread(每公斤390微克)
  • M&S Reduced Fat Olive Oil Spread Made Using Olive Oil(每公斤180微克)
  • Essential Waitrose Olive Spread - Reduced Fat Spread(45%)(每公斤180微克)
  • Belle Premium Vegetable Fat Spread Made With Sunflower Oil(每公斤630微克)
  • Earth Balance Organic Whipped Buttery Spread(每公斤130微克)
  • Tesco Sunflower Spread(每公斤170微克)
  • Sunny Meadow Spread With Canola Oil(每公斤640微克)
  • *銀寶Lurpak Slightly Salted Organic Spreadable Butter Blended With Vegetable Oil(每公斤120微克)
  • President Ambassador Salted Culinary Fat Blend(每公斤280微克)
  • Copha Vegetable Shortening Made With Coconut oil(每公斤150微克)
  • Tablelands Butter Spread with Plant Sterols(每公斤230微克)
* 除了MeadowLea和銀寶,其餘16個樣本同時含有污染物3-MCPD。

消委會指,環氧丙醇具基因毒性和致癌性,一般建議人們應盡量減低(as low as reasonably practicable/ achievable)從食物內攝取。歐洲食物安全局報告結果指出,「偏高」攝入量(每公斤體重攝入0.6至4.9微克GE)對於所有年齡組別消費者的健康所造成的影響均值得關注,但對於嬰兒、幼兒及兒童的健康,「一般」攝入量(每公斤體重攝入0.3至2.1微克GE)就已值得關注。
消委會早前發表食油含環氧丙醇的報告時已引述聯合國糧農組織/世衛食品添加物專家委員會(JECFA)及歐洲食物安全局的報告指,實驗動物中,環氧丙醇具基因毒性,即同時具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的物質(genotoxic carcinogen),可損害脫氧核醣核酸(DNA)。 世衞癌症研究國際機構(IARC)將環氧丙醇評為「很可能令人類患癌」的物質(group 2A substance),一般建議人們應盡量減低從食物內攝取基因致癌物。
食安中心資料顯示顯示,基因致癌物是透過直接破壞脫氧核糖核酸(DNA)而誘發癌症。這類致癌物沒有一個絕對安全的攝入量,即使少量也有可能破壞基因物質,從而增加發生癌症的機會,因此不可能為基因毒性致癌物釐定一個安全參考值。

2018年4月5日星期四

《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实践》白皮书 2018

從新華社網站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4/03/c_1122629624.htm)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日发表《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实践》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18年4月

  目录

  前言

  一、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政策

  二、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法律保障

  三、宗教活动有序开展

  四、宗教界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五、宗教关系积极健康

  结束语

  前言

  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始终坚持从本国国情和宗教实际出发,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把宗教工作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用法律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一、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政策

  中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最大限度团结广大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待宗教的基本政策。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某一种宗教的自由,也有在同一宗教中信仰某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信教公民同不信教公民一样,享有同等政治及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不会因信仰不同造成权利上的不平等。国家尊重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保护正常宗教活动;公民行使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不得妨碍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不得强制他人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不信教或者信仰其他宗教的公民,不得利用宗教妨害公民合法权益。行使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必须尊重公序良俗,尊重文化传统和社会伦理道德。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国家对待各宗教一律平等,一视同仁,不以行政力量发展或禁止某个宗教,任何宗教都不能超越其他宗教在法律上享有特殊地位。国家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但不干涉宗教内部事务。国家依法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保护正常宗教活动和宗教界合法权益,制止非法宗教活动,禁止利用宗教宣传极端思想和从事极端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信教公民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宗教在国家法律范围内开展活动,不得干预行政、司法、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不得恢复已经被废除的宗教封建特权,不得利用宗教从事危害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的活动。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是中国宪法确定的原则。中国政府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各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各宗教团体、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公民自主办理宗教事业。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是中国人民在民族独立、社会进步的斗争中,基于天主教和基督教长期被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所控制和利用,被称作“洋教”的屈辱历史,由中国信教公民自主作出的历史性选择。这一原则,顺应了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潮流,顺应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要求,使中国宗教的面貌焕然一新,得到国际宗教友好人士的普遍理解、尊重和支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不是要断绝中国宗教组织同境外宗教组织的正常联系。中国政府支持和鼓励各宗教在独立自主、平等友好、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流交往,建立、发展、巩固同海外宗教界的友好关系,增信释疑,展示良好形象。对境外组织和个人利用宗教从事各种违反中国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活动,控制中国宗教组织、干涉中国宗教事务,甚至企图颠覆中国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并将依法处置。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是要引导信教公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服从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就是要引导宗教界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把宗教教义教规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国家依法管理。

  二、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法律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保障的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政府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更加规范,对广大信教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更加全面有力。

  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受中国宪法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同时规定:“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这些规定为国家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提供了宪法依据。

  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保障体现于基本法律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等法律均有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法律贯彻平等保护原则,规定公民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法律适用上的平等权、受教育权、平等就业权和自主择业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等不因宗教信仰而有区别,不因宗教信仰而受歧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各民族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不分宗教信仰,依法平等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受教育权等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含有宗教歧视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依法设立的宗教活动场所,具备法人条件的,可以申请法人登记,取得捐助法人资格。

  宗教事务行政法规更加完善。2017年修订公布的《宗教事务条例》,强化了对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和宗教界合法权益的保障,依法规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行为,增加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的内容。条例规定了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在设立宗教活动场所、举行宗教活动、开办宗教院校、申请法人资格、出版发行宗教书刊、接受宗教捐献、管理宗教财产、开展公益慈善和对外交流活动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条例明确了遏制宗教商业化,增加了关于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的内容,同时规定,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为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和宗教活动场所提供公共服务;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宗教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在信教公民与不信教公民之间制造矛盾与冲突;出版物、互联网不得发布歧视信教公民或不信教公民的言论。

  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的宗教活动依法受到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强调,中国政府尊重在中国境内外国人的宗教信仰自由,保护外国人在宗教方面同中国宗教界的友好交往和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境内外国人可以在寺庙、宫观、清真寺、教堂等宗教活动场所参加宗教活动,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的宗教团体邀请可以在宗教活动场所讲经、讲道,可以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认可的场所举行外国人参加的宗教活动,可以邀请中国宗教教职人员为其举行洗礼、婚礼、葬礼和道场法会等宗教仪式,可以携带符合规定的宗教印刷品、宗教音像制品和其他宗教用品入境。同时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境内进行宗教活动,应当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外国人和外国组织不得在中国境内成立宗教组织、设立宗教办事机构和宗教活动场所、开办宗教院校、擅自招收留学生,不准在中国公民中发展教徒、委任宗教教职人员或进行其他传教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规定,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不得非法从事或者资助宗教活动。

  依法打击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以歪曲宗教教义或者其他方法煽动仇恨、煽动歧视、鼓吹暴力等极端主义,禁止任何基于地域、民族、宗教等理由的歧视性做法。《宗教事务条例》规定,不得宣扬、支持、资助宗教极端主义,不得利用宗教破坏民族团结、分裂国家和进行恐怖活动。国家采取措施遏制宗教极端主义传播、蔓延,同时特别注意防止把暴力恐怖活动、宗教极端主义与特定民族或特定宗教联系在一起。

  三、宗教活动有序开展

  中国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宗教,信教公民近2亿,宗教教职人员38万余人。佛教和道教信徒众多,但普通信徒没有严格的入教程序,人数难以精确统计。佛教教职人员约22.2万人。道教教职人员4万余人。10个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总人口2000多万人,伊斯兰教教职人员5.7万余人。天主教信徒约600万人,宗教教职人员约0.8万人。基督教信徒3800多万人,宗教教职人员约5.7万人。中国还存在多种民间信仰,与当地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结合在一起,参与民间信仰活动的群众较多。中国的宗教团体约5500个,其中全国性宗教团体7个,分别为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

  宗教活动场所条件明显改善。国家依法对信教公民开展集体宗教活动的场所进行登记,将其纳入法律保护范围,确保宗教活动规范有序进行。目前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14.4万处。佛教寺院约3.35万座,其中汉传佛教2.8万余座,藏传佛教3800余座,南传佛教1700余座。道教宫观9000余座。伊斯兰教清真寺3.5万余处。天主教教区98个,教堂和活动堂点6000余处。基督教教堂和聚会点约6万处。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执行国家统一的税收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税收和享受税收优惠;水、电、气、暖、道路、通讯,以及广播电视、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延伸和覆盖到宗教活动场所。

  宗教典籍文献依法出版。多语种、多版本的宗教经典以及记载、阐释、注解宗教教义、教规的印刷品、音像制品和电子读物的印制出版流通,满足了各族信教公民的多样化需求。整理出版《大藏经》《中华道藏》《老子集成》等大型宗教古籍文献。西藏寺庙的传统印经院得到保留和发展,现有布达拉宫印经院等传统印经院60家,年印经卷6.3万种。已翻译出版发行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多种文字版的《古兰经》等伊斯兰教经典,编辑发行《新编卧尔兹演讲集》系列等读物和杂志,总量达176万余册。中国已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印刷超过100个语种、1.6亿多册《圣经》,其中为中国教会印刷约8000万册,包括汉语和11种少数民族文字以及盲文版。许多宗教团体和活动场所开设了网站,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开通中文版和维吾尔文版网站。

  宗教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截至2017年9月,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设立的宗教院校共91所,其中佛教41所,道教10所,伊斯兰教10所,天主教9所,基督教21所。全国性宗教院校6所,分别为中国佛学院、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中国道教学院、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金陵协和神学院。宗教院校在校学生1万多人,历届毕业生累计4.7万余人。

  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更加有力。2010年有关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妥善解决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意见》,2011年又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解决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通知》,将宗教教职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截至2013年年底,宗教教职人员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6.5%,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9.6%,符合条件的全部纳入低保,基本实现了社保体系全覆盖。

  信教公民的宗教活动有序进行。公民在宗教活动场所内以及按照宗教习惯在自己家里进行的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如礼拜、封斋、拜佛、祈祷、讲经、讲道、诵经、烧香、弥撒、受洗、受戒、终傅、追思、过宗教节日等,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加以干涉。藏传佛教寺庙学经、辩经、受戒、灌顶、修行等传统宗教活动和寺庙学经考核晋升学位活动正常进行,每逢重大宗教节日都循例举行各种宗教活动。穆斯林在饮食、衣饰、年节、婚姻、丧葬等方面的风俗习惯得到充分尊重。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每年组织穆斯林赴沙特参加朝觐活动,从2007年起,每年人数均在1万人以上。

  扰乱宗教领域正常秩序的行为得到纠正。自2012年起,有关部门依据《关于处理涉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开展联合督查,集中治理宗教活动场所“被承包”“被上市”等乱象。2017年国家宗教事务局等12个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若干意见》,禁止商业资本介入宗教活动场所,防止借教敛财等行为扰乱宗教活动正常秩序。有关部门加大对互联网宗教事务的管理,及时处理涉及宗教的违法信息,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

  四、宗教界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中国鼓励各宗教与时俱进,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祖国统一贡献力量。

  努力对教义教规作出契合国情和时代要求的阐释。中国各宗教在发展过程中历来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相适应的特点。中国宗教界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宗教思想。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佛教界和道教界开展讲经交流活动,伊斯兰教界开展“解经”工作,天主教界推进民主办教,基督教界开展神学思想建设,努力对宗教教义教规作出契合国情和时代要求的阐释。佛教界将爱国与爱教结合起来,更多关注现世问题,更加注重弘法利生、公益慈善、文化交流。道教界致力于尊道贵德、道法自然、清静恬淡、抱朴守真等教理教义的转化和发展,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伊斯兰教界注重阐释教义中爱国、和平、团结、宽容、中道等思想,起到了立正信、明是非、反分裂、抵制宗教极端主义的积极作用。天主教界积极推动教会的本地化,在教会事务的管理及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实行“民主办教”。基督教界吸取中国优秀文化的养分,促进基督徒与不同信仰者之间的互相尊重、和睦相处,推动基督教更好地融入当代中国社会。

  积极从事公益慈善活动。从2012年起,宗教界依据《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每年开展“宗教慈善周”活动,捐款数额累计超过10亿元。为汶川地震等重大灾难事故举行各种赈灾祈福祈祷活动;集中力量帮助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脱贫;开展多种形式的捐资助学;资助专业医疗机构开展便民义诊,捐助困难群体的医疗救治;开展多种形式的敬老助残活动,创建养老机构,建立残疾人康复站,初步统计,宗教界共开办了养老机构400多家,床位数总计约2.9万张;倡导绿色环保理念,佛教界和道教界开展了“文明敬香”和“合理放生”活动,建设生态寺庙、生态宫观。

  自觉抵制极端主义。面对宗教极端思想对人类文明共同底线的挑战,宗教界旗帜鲜明地同极端主义划清界限,坚决反对冒用宗教名义从事暴力恐怖和民族分裂活动,大力倡导正信正行。2013年1月,汉传、藏传与南传三大语系佛教的高僧大德和专家学者召开会议,呼吁所有佛教界人士积极行动起来,向广大信众宣讲正确的佛教生命观,反对违背佛教教义和戒律实施或煽动他人实施自焚的极端行为。2014年5月,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发出《坚守中道,远离极端》倡议书,全国伊斯兰教界知名人士共同发声,严厉谴责暴力恐怖活动。2016年7月,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同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乌鲁木齐举办了伊斯兰教中道思想国际研讨会,倡导中道思想,共同反对极端主义。2017年12月,中国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合发出倡议,号召宗教界增强鉴别能力,防范和抵制邪教侵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宗教关系积极健康

  中国妥善处理党和政府与宗教、社会与宗教、国内不同宗教、中国宗教与外国宗教、信教公民与不信教公民等多种关系,形成了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

  党和政府与宗教界的关系和谐融洽。中国共产党坚持以“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的原则处理同宗教界的关系,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目前,中国约有2万名宗教界人士担任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实施民主监督。从1991年开始,党和国家领导人每年与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迎春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全国各地普遍建立了党政领导干部与宗教界人士联谊交友机制,加深了解,增进友谊。

  社会对宗教持包容态度。两千多年来,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先后传入中国,很少出现以宗教为背景的冲突和对抗,国家与社会对各种宗教和多样的民间信仰持开放态度,宗教信仰自由和民间信仰多样性获得尊重。各宗教继承和发扬长期以来中国化、本土化的传统,主动适应社会,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和谐包容的优良传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履行社会责任。2016年,全国宗教界在各地开展了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1周年和平祈祷活动,呼吁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稳定和世界和平。

  各宗教积极开展交流对话。历史上,各种宗教在中国交融共生、彼此借鉴,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当代,不同宗教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开展对话交流,开创了“五教同光,共致和谐”的新境界。全国性和一些地方性宗教团体建立了联席会议机制,对涉及宗教关系的问题进行协商沟通,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对话模式,增进了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宗教领域国际交流广泛开展。在独立自主、平等友好、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中国宗教界已经与超过80个国家的宗教组织建立了友好关系,积极参加涉及不同文明、信仰与宗教的国际性会议,广泛参与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伊斯兰世界联盟、世界宗教者和平会议等国际性组织的活动,参加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议,参与多个双边和多边人权对话。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民心相通,文化交融。佛教界举办了4届世界佛教论坛,道教界举办了4届国际道教论坛,这两个论坛已成为海内外佛教、道教重要的国际交流平台。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分别于2012年、2014年赴土耳其、马来西亚举办伊斯兰文化展演活动。中美基督教会2013年在上海举办“第二届中美基督教领袖论坛”,2017年在美国举办“中国教会事工”交流会。2016年,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基督教协会和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共同与德国新教联盟在德国联合举办“中德宗教对话——和平与共享”跨宗教对话。改革开放以来,各宗教团体选派出国留学人员超过千人。

  信教和不信教公民和睦相处。不信教公民尊重信教公民的宗教信仰,不歧视和排斥信教公民;信教公民尊重不信教公民的信仰选择。在多数公民不信教的地方,少数信教公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尊重和保护;在多数公民信教的地方,少数不信教公民的权利同样得到尊重和保护。

  结束语

  宗教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妥善处理宗教关系,使之与时代相适应,遏制宗教极端主义,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中国结合宗教发展变化和宗教工作实际,汲取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走出了一条依法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发挥宗教界积极作用的成功道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18年4月4日星期三

中國基督教全國兩會出台《推進基督教中國化五年工作規劃綱要》2018-2022

2018年4月從 中國基督教兩會網站得到的資訊
(http://www.ccctspm.org/cppccinfo/9735)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第九届、中国基督教协会第七届常务委员会(第五次联席会议)于2017年11月28日至29日在上海召。

工作计划中要点包括:

  1. 2018年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会议精神,贯彻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
  2. 长线短线工作相结合,努力做好代表会议筹备工作;
  3. 以神学思想建设为核心,推进基督教中国化
  4. 继续做好走访调研工作,以高质量教学提高学生素质;
  5. 稳步推进社会服务,争创社会服务品牌
  6. 发挥网络正能量,开创传媒事工新局面;
  7. 讲好中国教会故事,提升对外交流水平。


《规划纲要》提出,

  1. 继续深化神学思想建设,夯实基督教中国化神学基础
  2. 继续规范神学教育,加快人才培养步伐;
  3. 扎根中华文化,以中国特色的文化形式表达信仰
  4. 从事公益慈善,努力服务社会。


《规划纲要》拟定了2018年至2022年的重点工作安排,并明确了《规划纲要》的组织实施办法。

中國基督教的五進五化

2015年開始的新政策

何谓“五进五化”?
2015年所理解有两个版本,一是2015年7月底浙江省给各级机关和宗教部门下发的内容,另一个是2015年7月底四川省基督教召开片区教堂负责人培训会时官方新闻中透露的,两个版本大同小异,


“五进”就是

  1. 政策法规进教堂,
  2. 健康医疗进教堂,
  3. 科普文化(传统文化)进教堂,
  4. 扶持帮困进教堂,
  5. 谐创建进教堂


“五化”就是:

  1. 宗教当地语系化(教堂建筑特色本地化),
  2. 管理规范化,
  3. 神学本土化(讲台事奉本土化),
  4. 财务公开化,
  5. 教义适应化。

2016年12月1日星期四

Download Youtube Video

Download Youtube video two ways


 1. Add "ss" in front of youube.com
 For example, you want to download the youtube video with its URL (the address of that webpag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7HuYt1WqY4

 you can edit the URL by adding "ss" between "www." and "youtube.com"

 you make it to be https://www.ssyoutube.com/watch?v=57HuYt1WqY4

 then, the webpage will go to http://en.savefrom.net
and you can find a "DOWNLOAD" in the screen

 More information, you can watch this vide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yaNzxcIhEo


Or search "ss trick to download youtube video"


 2. use VideoGrabby

 a) Go to the website http://www.videograbby.com/

 b) Paste the URL link of the wished youtube video into that webpage

 c) Wait a while, it will let you to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