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宗教院校指導中心領導莅臨聖經學校傳達人大政協會議精神
爲了更好地傳達、學習和貫徹2018年全國人大政協會議精神,提高全體師生的認識和領會水平,激發大家的愛國熱情,把自己融身于社會之中,2018年4月24日下午,陝西聖經學校邀請省宗教局院校指導中心主任海建宇在四樓禮堂爲全校全體師生做了專題輔導.
................
.................
海主任對我校師生提出了四項建議:
一是認真深入學習人大政協會議精神;
二是深刻理解人大政協會議中關于憲法修訂、國家機構改革事項的意義;
三是認真學習并捍衛憲法,處理好國法與教會之間的關系,按新條例處理好教會的各項事務;
四是增加社會服務意識,探索社會服務的新渠道;加強對外交流,增強彼此了解。
資料來源:
http://www.ccctspm.org/newsinfo/10418
2018年5月23日星期三
植物牛油後遺症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人們說牛油不健康,又說植物牛油好,大家都去吃植物牛油。但是在2018年4月香港
消費者委員會發表報告 植物牛油是有致癌物質。 之前認為有益的, 現在說是致癌的, 不知道什麽時候又說哪一樣我們吃的好東西,都是致癌物質。
人生真是不知道怎樣了?
之前,報告說叉燒致癌、鹹魚致癌,我們不吃叉燒,不吃鹹魚。後來,報告說雞是打激素的不能吃,豬是吃感冒藥變得胖胖的,我們不要吃,養的魚用了孔雀石綠也不能吃。牠們都是致癌的。
最近,還有人說 “紅米”也是不好的,不能吃。
什麽時候世界變成那麽危險?接下來我們還可以持什麽呢?
消費者委員會報告詳情如下:
他們測試發現,坊間部分人造牛油樣本含有對腎臟功能及雄性生殖系統有影響的氯丙二醇(3-MCPD),以及具基因毒性及致癌性的污染物環氧丙醇。
香港營養師學會認可營養師李杏榆(Annie)表示,植物牛油由植物油經氫化而成,過程中容易產生致癌物質,亦添加很多化學成份,所以比真正的牛油更加不健康。
消委會測試市面30款預先包裝的牛油、人造牛油及相關產品,包括9款牛油及16款人造牛油及塗抹醬、4款牛油和植物油脂肪混合物塗抺醬,以及1款起酥油。測試發現18款人造牛油含有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13-640微克/公斤);而且當中16款同時含污染物3-MCPD(44-1,100微克/公斤),可損害腎臟的功能及影響雄性的生殖系統。消委會提醒,由於環氧丙醇同時具基因毒性和致癌性,消費者應盡量減低從食物內攝取。 《br/> 消委會指,該會於去年測試食油時,發現大部分精煉植物油樣本均含有氯丙二醇(3-MCPD)或環氧丙醇。由於人造牛油的主要配料為精煉植物油,因此是次測試包括了這兩個測試項目。 測試結果顯示,只有9款牛油樣本全都沒有檢出3-MCPDE和「環氧丙醇」,結果與天然牛油產品通常不經精煉的做法相符。 不過18款人造牛油樣本檢出的3-MCPD由每公斤44至1100微克,而環氧丙醇則由每公斤13至640微克,檢出量均比去年消委會測試的食油所檢出的3-MCPD及環氧丙醇的含量為低,這可能是因為人造牛油的植物油含量比食油低。
消委會指,環氧丙醇具基因毒性和致癌性,一般建議人們應盡量減低(as low as reasonably practicable/ achievable)從食物內攝取。歐洲食物安全局報告結果指出,「偏高」攝入量(每公斤體重攝入0.6至4.9微克GE)對於所有年齡組別消費者的健康所造成的影響均值得關注,但對於嬰兒、幼兒及兒童的健康,「一般」攝入量(每公斤體重攝入0.3至2.1微克GE)就已值得關注。
消委會早前發表食油含環氧丙醇的報告時已引述聯合國糧農組織/世衛食品添加物專家委員會(JECFA)及歐洲食物安全局的報告指,實驗動物中,環氧丙醇具基因毒性,即同時具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的物質(genotoxic carcinogen),可損害脫氧核醣核酸(DNA)。 世衞癌症研究國際機構(IARC)將環氧丙醇評為「很可能令人類患癌」的物質(group 2A substance),一般建議人們應盡量減低從食物內攝取基因致癌物。
食安中心資料顯示顯示,基因致癌物是透過直接破壞脫氧核糖核酸(DNA)而誘發癌症。這類致癌物沒有一個絕對安全的攝入量,即使少量也有可能破壞基因物質,從而增加發生癌症的機會,因此不可能為基因毒性致癌物釐定一個安全參考值。
消費者委員會發表報告 植物牛油是有致癌物質。 之前認為有益的, 現在說是致癌的, 不知道什麽時候又說哪一樣我們吃的好東西,都是致癌物質。
人生真是不知道怎樣了?
之前,報告說叉燒致癌、鹹魚致癌,我們不吃叉燒,不吃鹹魚。後來,報告說雞是打激素的不能吃,豬是吃感冒藥變得胖胖的,我們不要吃,養的魚用了孔雀石綠也不能吃。牠們都是致癌的。
最近,還有人說 “紅米”也是不好的,不能吃。
什麽時候世界變成那麽危險?接下來我們還可以持什麽呢?
消費者委員會報告詳情如下:
他們測試發現,坊間部分人造牛油樣本含有對腎臟功能及雄性生殖系統有影響的氯丙二醇(3-MCPD),以及具基因毒性及致癌性的污染物環氧丙醇。
香港營養師學會認可營養師李杏榆(Annie)表示,植物牛油由植物油經氫化而成,過程中容易產生致癌物質,亦添加很多化學成份,所以比真正的牛油更加不健康。
消委會測試市面30款預先包裝的牛油、人造牛油及相關產品,包括9款牛油及16款人造牛油及塗抹醬、4款牛油和植物油脂肪混合物塗抺醬,以及1款起酥油。測試發現18款人造牛油含有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13-640微克/公斤);而且當中16款同時含污染物3-MCPD(44-1,100微克/公斤),可損害腎臟的功能及影響雄性的生殖系統。消委會提醒,由於環氧丙醇同時具基因毒性和致癌性,消費者應盡量減低從食物內攝取。 《br/> 消委會指,該會於去年測試食油時,發現大部分精煉植物油樣本均含有氯丙二醇(3-MCPD)或環氧丙醇。由於人造牛油的主要配料為精煉植物油,因此是次測試包括了這兩個測試項目。 測試結果顯示,只有9款牛油樣本全都沒有檢出3-MCPDE和「環氧丙醇」,結果與天然牛油產品通常不經精煉的做法相符。 不過18款人造牛油樣本檢出的3-MCPD由每公斤44至1100微克,而環氧丙醇則由每公斤13至640微克,檢出量均比去年消委會測試的食油所檢出的3-MCPD及環氧丙醇的含量為低,這可能是因為人造牛油的植物油含量比食油低。
消委會研究及試驗小組主席黃錦輝表示,過量攝入3-MCPD有機會對人體腎臟功能及男性生殖系統構成影響;而「環氧丙醇」則具有基因毒性及致癌性。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則指,本港未有就「環氧丙醇」含量訂立最高或最低含量指引,攝入量宜愈少愈好。
18款被驗出含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的人造牛油
- *MeadowLea Original Vegetable Fat Spread (每公斤110微克)
- Olive Grove Classic Mild Tasting 65% Less Saturated Fat Than Butter Edible Oil Spread /Fat Spread(每公斤110微克)
- I Can't Believe It's Not Butter! Light Vegetable Oil spread(每公斤13微克)
- Sainsbury's Lighter Butterlicious Made with Buttermilk(每公斤59微克)
- 花嘜Flora輕怡植物牛油醬Light Spread(每公斤190微克)
- 明治MeijiなめらかソフトSmooth And Soft(每公斤160微克)
- 雪印Snow Brand特級植物牛油 Neo Soft Spread(每公斤150微克)
- 花嘜 Flora軟滑植物牛油醬Original Spread(每公斤390微克)
- M&S Reduced Fat Olive Oil Spread Made Using Olive Oil(每公斤180微克)
- Essential Waitrose Olive Spread - Reduced Fat Spread(45%)(每公斤180微克)
- Belle Premium Vegetable Fat Spread Made With Sunflower Oil(每公斤630微克)
- Earth Balance Organic Whipped Buttery Spread(每公斤130微克)
- Tesco Sunflower Spread(每公斤170微克)
- Sunny Meadow Spread With Canola Oil(每公斤640微克)
- *銀寶Lurpak Slightly Salted Organic Spreadable Butter Blended With Vegetable Oil(每公斤120微克)
- President Ambassador Salted Culinary Fat Blend(每公斤280微克)
- Copha Vegetable Shortening Made With Coconut oil(每公斤150微克)
- Tablelands Butter Spread with Plant Sterols(每公斤230微克)
* 除了MeadowLea和銀寶,其餘16個樣本同時含有污染物3-MCPD。
消委會指,環氧丙醇具基因毒性和致癌性,一般建議人們應盡量減低(as low as reasonably practicable/ achievable)從食物內攝取。歐洲食物安全局報告結果指出,「偏高」攝入量(每公斤體重攝入0.6至4.9微克GE)對於所有年齡組別消費者的健康所造成的影響均值得關注,但對於嬰兒、幼兒及兒童的健康,「一般」攝入量(每公斤體重攝入0.3至2.1微克GE)就已值得關注。
消委會早前發表食油含環氧丙醇的報告時已引述聯合國糧農組織/世衛食品添加物專家委員會(JECFA)及歐洲食物安全局的報告指,實驗動物中,環氧丙醇具基因毒性,即同時具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的物質(genotoxic carcinogen),可損害脫氧核醣核酸(DNA)。 世衞癌症研究國際機構(IARC)將環氧丙醇評為「很可能令人類患癌」的物質(group 2A substance),一般建議人們應盡量減低從食物內攝取基因致癌物。
食安中心資料顯示顯示,基因致癌物是透過直接破壞脫氧核糖核酸(DNA)而誘發癌症。這類致癌物沒有一個絕對安全的攝入量,即使少量也有可能破壞基因物質,從而增加發生癌症的機會,因此不可能為基因毒性致癌物釐定一個安全參考值。
订阅:
博文 (Atom)